


昨日下午2時30分許,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重點配套工程——武漢光谷大道高架橋跨武漢南環鐵路轉體橋提前成功轉體。該工程是國內首座在繁華市區主干道進行橋梁基礎、墩身、鋼箱梁焊接等施工,而不封閉道路的轉體橋。
巨無霸橋身完成空中90度轉體 昨日下午1時30分許,楚天都市報記者現場看到,光谷大道上方數十米的空中,長125米、重5400噸的巨無霸轉體橋,正在悄然旋轉。轉體橋下,光谷大道車流如織,交通未受影響。
施工方中鐵十一局集團四公司項目經理姚青松介紹,這是國內首座在繁華交通要道上進行轉體施工且不封閉道路的轉體橋。它上跨武漢南環鐵路,采用墩頂頂部轉體,轉體角度達92.9°,為國內罕見。加上它一邊重、一邊輕,技術工藝新,施工難度大。“光谷大道車輛密集,實施交通管制影響太大。而光谷大道高架橋建設工期緊張,不能耽擱。”姚青松說。面對重重困難,施工人員采取壓縮主墩承臺與墩身施工空間的辦法,最大限度降低了安全風險;針對鋼箱梁安裝時場地狹窄的情況,他們創新了吊裝方法;施工時,項目部安排專人實時盯控聯絡、現場指揮疏解,確保道路上的車輛和行人安全。
當前,在國內工程建設中,橋梁空中轉體越來越頻繁,施工難度越來越高。僅在武漢,近年來就有雄楚大街改造工程鐵路跨主線高架橋旋轉100度、常青路鋼箱梁轉體90度等成功案例。
姚青松表示,橋梁之所以要轉體,主要是受地理條件限制。“比如這次光谷大道上的轉體,就是因為周邊緊鄰建筑,且跨越運行中的南環鐵路,只能先建好,再轉體。”姚青松說。 從光谷到漢口將只需半小時 據介紹,該轉體橋的成功轉體,使得光谷大道高架橋施工中的“卡脖子”工程成功破解,為光谷大道立交橋如期完工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光谷大道高架橋是2019年武漢市重點建設工程,也是第七屆世界軍運會重點保障工程。它北起珞喻東路與喻家湖路交會處,南至江夏區東園南路與光谷二路交會處,全長約12公里,雙向6車道,設計為城市快速交通主干道,時速80公里。
光谷大道高架橋建成后,將極大地拉近江夏、光谷與武昌、漢口的時空距離。開車從光谷經光谷大道、東湖隧道、二環線,最快只需30分鐘即可到達青山、漢口中心城區,全程無紅綠燈。
將于今年10月舉行的第七屆世界軍運會,光谷片區共有18個賽場,基本上都位于光谷大道沿線。光谷大道立交橋通車后,將極大地方便運動員和觀眾等進出賽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