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跨區30分鐘、區內5分鐘 造福產業人口:
去往“大國重器”一條街、“千億大道”分分鐘
“在非上班高峰期,只用半小時,我就能從武昌的家,到金融港的公司,這在以前,想都不敢想”,家住武昌沙湖的陳彬是小米武漢總部平臺部的員工,1日,還未更新的導航仍在提示高架下將遇到的紅綠燈時,他已馳騁在這些紅綠燈的頭頂——眼前,光谷大道高架延伸的道路,甚至讓他有一瞬間的遲疑:“太順了!還能繼續往前走嗎?”
從東湖隧道出來,這一走就是6公里,直行通過剛剛開通的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二期,全程高架,3分鐘后即抵達光谷金融港。
“出東湖隧道去金融港,堵車是常事,最長的一次,出東湖隧道到公司,堵了1個小時20分鐘,下雨天更崩潰,為此我不得不從佳園路繞行,或早7點不到出門。”小陳介紹,光谷大道高架橋,讓開車族能輕松在幾個城區間切換,半小時即跨越20公里。
武漢光谷建設投資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北起喻家山北路連接東湖隧道,南至金融港四路附近,光谷大道南延工程北起金融港三路與光谷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二期對接,向南至楊橋湖大道段,目前都已全部通車,將進一步拉近江夏、光谷與洪山、武昌、漢口等地區的時空距離,極大緩解三環線至珞喻東路的交通壓力。據了解,美國紐約在20世紀30年代已建成世界上第一個城市快速干道系統, 使城市有效活動半徑比軌道交通擴大了2~3倍。
筆者走上陳彬口中的光谷大道快速化高架橋,遠望,附近有烽火、武漢新芯、光谷金融港、光谷世貿中心等標志建筑,著名的“國之重器”一條街——高新四路也在附近,不遠處還有武漢職業技術學院等高校和部分居民小區。“僅小米武漢總部目前已有1600多名員工,且發展十分迅速,交通便利是重要的營商環境,能幫助小米和武漢留住更多人才。”陳彬說。